今天,咱們來講講故事。
所謂“百善孝為先,孝為德之本”。古有“漢文帝親嘗湯藥”“閔損蘆衣順母”“陸績懷橘遺親”等故事,無不體現著“孝”之美德。而今天要講的故事,不單單是說孝,更重要的是主人公留下的止咳神器,讓后世廣為受益啊。
孝感天地,遺留止咳神器
清代縣令楊謹對待母親十分孝順,父老鄉(xiāng)親們給他起了個稱號“楊孝廉”。楊太夫人積勞成疾,多年來肺弱痰多,咳嗽不止??粗赣H每日如此難受,作為孝子怎么可能無動于衷呢。他到處遍訪名醫(yī)給母親治病,但都沒有效果。楊孝廉十分發(fā)愁,他甚至想替母親承擔咳嗽的折磨……
一次偶然的機會,孝廉聽聞神醫(yī)葉天士有著妙手回春的好本領,但此人性情古怪,一般不輕易出山。楊孝廉牢牢抓住這根母親的救命稻草,不畏跋山涉水、千里躬求,終于感動了葉天士,將他迎回府為母親細心診治。葉天士判斷母親是積勞成疾,不是平常湯藥能夠治好的,于是就運用祖?zhèn)髅胤浇o楊太夫人治病,終于治愈她久咳痰多的老毛病。
此后,楊太夫人以八十四高齡仙逝,臨終前囑咐楊孝廉要將蜜煉川貝枇杷膏造福于世人。于是,楊孝廉制膏布施,且遵循秘方,用十余種珍貴藥材,如:川貝、桔梗、枇杷及純正蜂蜜等煉制而成川貝枇杷膏。凡患久咳癆疾,內傷吐血的人,只要一用此藥,都屢試屢應,從此,川貝枇杷膏作為民間的止咳神器,被廣為使用.
原來“川貝枇杷膏”竟含著這樣一個故事,因為一個“孝”字, 止咳神器得益于后世,“川貝枇杷膏”真的有那么神奇嗎?
原來,川貝和枇杷都對清熱和化痰有著很好的效果。由川貝、枇杷、桔梗、純正蜂蜜等制成的川貝枇杷膏,對于治療傷風咳嗽、感冒咳嗽、津液干枯、虛火上升、喉舌焦躁、氣弱痰多、喉炎喉痛、喉痛聲啞等病癥有很好的效果。但要注意的是,川貝枇杷膏主要用于燥熱咳嗽,此時痰黏色黃、舌尖紅、苔薄干。但咳嗽若是因為風寒引起的,再服用川貝枇杷膏,則會導致病情加重。
如何區(qū)分寒咳與熱咳呢?
首先3類人群在服用川貝枇杷膏時還需注意:
1、糖尿病病人禁服,因為川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、麥芽糖和糖漿,可能引起血糖升高。
2、患有肝病、腎病、肺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,否則可能影響病情。
3、在服用其他藥物的患者要注意藥物間的反應。
由上面所說,川貝枇杷膏并不是適合于所有咳嗽,若是寒咳使用還可能加重。這下不少人就納悶了,一樣都是“咳咳咳”,該怎么區(qū)分寒咳與熱咳呢
其實從中醫(yī)角度看,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,有風寒暑濕燥火等各種病因,但總的來說中醫(yī)將咳嗽分為外感、內傷兩大類,外感咳嗽又分為風寒咳嗽、風熱咳嗽和燥熱咳嗽。
1.風寒咳嗽
外感風寒引起,主要表現為咳嗽,咳白稀痰,鼻塞流清涕,咽癢,惡寒頭痛,周身骨痛,舌苔薄白。
2.風熱咳嗽
外感風熱引起,主要表現為咳嗽,咳黃稠痰,不易咯出,或有少量血絲,鼻塞流濁涕,口干,咽干咽痛,或有發(fā)熱惡風,頭痛汗出,舌紅,苔薄黃。
3.燥熱咳嗽
主要發(fā)作于秋天,主要表現為干咳,無痰,或少痰,或痰粘難出,口干鼻燥,咽干咽痛,聲音嘶啞,舌尖紅,苔薄干。
4.內傷咳嗽
分為痰熱咳嗽、痰濕咳嗽、陰虛咳嗽、肺虛久咳,多為外感咳嗽拖延不治導致,在此就不--一細說。
總而言之,外感咳嗽多為新病,起病急,病程短;內傷咳嗽多為久病,常反復發(fā)作,病程長。
用對這些不再“咳咳咳”
寒咳,用溫肺的藥物,如鎮(zhèn)咳寧、咳喘順和橘紅化痰丸等。
熱咳,可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藥,如感咳雙清、急支糖漿、清熱消炎靈、黃連上清片、蒲地藍口服液。
燥咳,則適宜用潤肺的藥,如川貝、杏仁、川貝枇杷膏、蛇膽川貝口服液等。
提醒:要記住,不要在家拖久,吃藥兩天沒動靜,就找大夫,不要自己瞎琢磨!
用藥治療的同時,還可以食療輔助:
風寒咳嗽:紅糖姜棗湯、姜杏粥
風熱咳嗽:桑菊杏仁茶
燥熱咳嗽:雪梨燉冬菇、杏仁燉雪梨、川貝燉雪梨、銀耳冰糖煲雪梨。
本文地址:http://smbdirectory.cn/jiankangyoubaodian/126758.html